一、不图名利,只求认可
离别陕西师大母校,踏上工作岗位,挑起班主任这副担子,是在1979年。从那个时候起,这副担子就一直压在自己肩上,一挑就是三十五年。现在业已退休,但这个岗位自己依旧坚守不辍。可能有人要问,你为什么要在这个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坚守。是这份工作轻松安逸吗?不是。在座的大家都很清楚,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并不轻松。首先它的工作时间比较长。早上07:45签到上班,晚上九点后离岗休息。即使是在休息时间,学生生病或出现突发事件,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不管家住何处,交通有多么不便,都要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处理矛盾,解决问题。而且,每周工作的起点,不是星期一而是礼拜天。其次,它的工作头绪比较多。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什么?我没有背记下它的全部条文。然而,我只知道,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都是班主任辅导员要关心,要处理,要解决的事。比如思想教育、纪律整顿、卫生打扫、安全防范、心理疏导、文明教化、组织发展、第二课堂活动、体育锻炼、完善档案、评优树模、组织班会,顶岗实习,体能测试、文艺活动、奖学金评定、学费催交、清楼查宿、就业安置、公寓值班等等、等等。每个领导,每个部门下达的有关学生工作的任务,最终都落到班主任辅导员的身上,都需要班主任辅导员亲历亲为。再次,它的工作压力大。院学生处出台了不少有关班主任辅导员管理的刚性措施,系学工办与班主任辅导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面对四五个班二百多名学生,如何才能不出错?如何才能不吃红牌?尤其是五年制班,本身就是问题学生扎堆的地方,随时都有惹事生非造成后院起火的可能,有人说班主任辅导员有十怕:一怕学生吸烟酗酒、二怕学生夜不归宿、三怕学生谈情说爱、四怕学生不假而走、五怕学生夜半生病、六怕学生迷恋网吧、七怕学生翻越围墙、八怕学生打架斗殴、九怕学生网上报复、十怕学生心理失衡。因此班主任辅导员整天提心吊胆,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晚上躺在床上,身体看似休息,但心里也没有完全放松。最后,它的肩上担子重,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眼里,孩子是无价之宝。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要孩子成龙成凤,至少要安全生存健康成长,一个学生维系着一个家庭。而学校又把学生交给我们这些班主任辅导员。因此我们就要为学院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来不得半点闪失。电视里有一段招生广告说得好:“你把孩子交给我,我把人才还给你”。且不说还家长一个人才,至少我们要还家长一个健康如初的孩子。因此班主任辅导员肩上的责任重如泰山。由此可见,自己做班主任辅导员并不是贪图安逸追求轻松。那么是不是这份工作有利可图?也不是,我记得初到乾师参加工作,班主任是没有津贴的,不仅如此连工作量都不计。这种无偿劳动延续了十多年,但班主任工作自己一天也没有放下。2008年学院给中级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配发电脑,自己因为身处辅导员队伍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但也没有因此而产生丝毫的消极懈怠情绪。那么是这份工作通达仕途吗?更不是,自己做班主任辅导员35年,从来没有想过要弃教从政,从来没有以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为筹码向任何一个领导讨价还价要官要权。那么,这份工作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呢?我以为,除了对党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外,它的磁力主要来自于社会对我的认可,首先它表现在学生对我的肯定。每当毕业学生含着泪花和老师依依不舍的时候,每当节假日学生发来一篇篇问候短信时候,每当一个个学生带着深情厚谊登门探望的时候,每当学生聚会把自己奉为贵宾高规格礼遇的时候,每当学生功成名就向老师道捷报喜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喜悦,就有一种无比的幸福和自豪,就有一种无尽的成就感。正是这种成就感,这种自我价值的充分展现才使我有了对这份工作的坚守和执着。其次,它的磁力还来自于领导的信任和组织的认可。三十五年来自己在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中获得的荣誉大大小小五十多项,其中市级以上荣誉六项。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体现了领导和组织对自己的鞭策与鼓励,而且也包含着领导和组织对自己的肯定和赏识。记得在乾师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连任两届民族西藏班班主任的可公费进藏一次,我是唯一一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
这就是我置身班主任辅导员园地,躬耕不辍的原因。
二知难而进,为校分忧。
大凡同我有过相处经历的人,都认为我有一个突出的缺点,这就是“犟”。然而,正是这股犟劲,在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中总喜欢挑战自己,触摸工作能力的底线。三十五年来,领导一次又一次把管理的高难度班交给我,我一次又一次为领导分了忧,为学校解了愁,一次又一次地产生了对这份工作的坚定与自信.。
1997年,乾师迎来新一届民族西藏班学生,面对三天不打架就不正常的藏生,班主任望而生畏,教师谈藏生色变。(这样讲可能有人说,你言过其实,下边我讲两个事例,大家听一听,感受一下藏生在管理上的难度。1993年,为杜绝恶性打架事件在藏生中发生,学校决定没收藏生所带的全部藏刀,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就是不交,藏管处主任将这些学生召集在一起问:你们留着藏刀想干什么?其中一个藏生大声吼道“我们要杀人”。91级1班藏生郎卡、东建勇与同学打架,动用刀具,险些将对方捅死。学校将此事报陕西省教委和西藏教科委,经研究决定开除这两名学生学籍,在离校前郎卡、东建勇手持藏刀杀气腾腾满校园追寻校长和藏管处主任。有人说管藏生如同训虎,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并不为过。)当校长来到我家,恳请我担任新一届藏族班班主任的时候,我还带着一个96级一班。完全有理由拒绝领导的安排。当时的校长是金鑫,他很会工作,很懂得领导艺术。他说:“老弟,这工作非你不可,你全当给老哥帮忙呢。”面对领导真诚恳切的请求,自己除了全然接受,还能说什么呢?于是,这烫手的山芋最终落到自己手里。
2006年9月,四校整合,在陕科大集中办学,当时学生已入学报到,但辅导员配备缺口依旧很大。领导把02级8个班的辅导员工作交给了我,而且这些班分散在化工楼电器楼等几座楼上.由于初来乍到,班多事杂,再加上一周9节课的教学任务。自己起早贪黑,楼上楼下,东奔西颠,忙前忙后,一天下来,腰酸腿痛,疲惫不堪。不到两周时间,本来就比较消瘦的我,体重又下降了5斤。
电子信息系三年中职班学生,结构复杂,基础薄弱,学生素质普遍较差,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为了加强这一块的学生工作,系领导想让我来啃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当时,我还在师范教育系任辅导员,由于学生情况烂熟于胸,各项工作拉入正轨。在师范教育系作辅导员工作已是轻车熟路,但当领导决定将我从师范教育系,调到电子信息系,并将中职学生中最难管的班交给我的时候,我没有因怕重而推诿,也没有因畏难而拒绝,而是将办工桌搬到教室,和学生一块上课上自习,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中。
电子信息系五年制应用电子技术0901班,班大人多,入学后不到一周就发生了打群架的恶性违纪事件,导致9人被开除。不到三年时间,就有18名同学背上了处分,五名辅导员先后撒手辞职。如果说这个班是一匹马,它就是一匹难训的烈马。第四年,领导把这匹难训的马交给了我,我毫无怨言,担负起这驯服烈马的重任,去年暑期,我送这批学生去天津三安实习,学生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创造了三个满意的结果。即家长满意,系领导满意,企业满意。有两名学生很快干到了领导层.年终,在三安之星评选活动中,有三名学生在1400多名职工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安之星,为学院争了光,为五年制同学争了气。
2010年,学院做出了辅导员入住公寓的决定,我被安排到五年制男生集中居住的七公寓。五年制学生,尤其是个别男生,素质低下,纪律性特差,各系最难管教的学生大都集中在这座楼上,如果说,各系都认为,五年制学生棘手难管。那么七公寓的学生管理更是难上加难。另外与其他公寓不同的是这个公寓只有一个辅导员值班,面对如此难题,自己没有抱怨,没有退缩,没有向领导告难,而是认为,自己作为一名优秀辅导员,除了欣然接受,认真做好外,不能有任何别样的选择。
三倾情奉献,真情服务。
特级教师霍懋征曾经生动形象的告诉我们,“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可以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在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中,几十年来,自己一直信奉爱是教育的基石,是成功教育永恒不变的定则。因此,把爱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自己以一贯之的追求。
2008年3月,我去广州安置学生就业期间,突然接到家里电话,说儿子患了急性阑尾炎,医生要求手术治疗,老伴吓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打电话要我立即返回。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这个儿子,是我快四十岁的时候才得到的一个宝贝,我和老伴把他看得比命还重要。接到这个电话,我心急如焚,恨不能马上回到孩子身边,尽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但当我看到自己身边这些一路带来,远离学校、远离亲人、渴望就业的学生时,回家的念头打消了,照护孩子的抉择放弃了。直到把所有学生安置妥当后,这才启程回家。
1998年4月的一天,原乾县师范学校96级1班学生赵娥,在公寓楼晾晒衣服时,不慎从四楼高处掉下,摔在楼下水泥地板上,伤势十分严重。得知此事后,我急忙组织学生护送赵娥到医院,由于生命垂危,医生要求家长签字治疗,我二话没说签上自己的名字。医疗费不够,我就拿出自己身上带的全部现金。恳求医生,尽快治疗。赵娥家在远离乾县百里之外的三原县,由于交通不便,父母迟迟未到,我就一直守护在赵娥身边,晚上十一点,赵娥父母在匆忙中赶到医院,在别人的再三催促下,我这才离开医院,去照管已两顿没有吃饭的孩子。
1999年,赵娥转院三原,为了帮赵娥办理保险金,我利用课余时间,白天跑,晚上跑,求婆婆,告奶奶,好不容易把保险金拿到手,然后又专程去三原看望赵娥同学,当我把1995元的保险金和同学们的捐款送到赵娥手中的时候,他的父母感动的泣不成声。说:“我不知用什么来报答你们对孩子的关爱之恩。”
程勇是原电子信息系计算机信息管理0801班学生,早在初中阶段,他就吸烟酗酒、偷盗赌博,身上背有学校多次处分。进入高中后,他仍恶习不改,家长见他上学无望,就送他去参军,期盼能在军营里将他锤炼成人。然而军旅生涯还未过半,不争气的程勇,又因殴打排长险些造成命案,而被开除军籍。回家后,面对亲人的指责,程勇不仅不思悔改,反而离家出走,在社会上结伙打架,赌博抢劫,父母又怕他走上犯罪道路,就又把他送到我院电大班学习。入学后第一周,程勇旷课多达12次,对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找他单独谈话,并批评他这种目无组织纪律的现象。但程勇的违纪行为,不仅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一连几天不到校。于是,我就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说“我不想让他念了”,为了弄清原因,我去了程勇家,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才得知程勇在不到两周内,花掉家里800元,并弄清了程勇过去那段不上正道的经历。按常理,一个不愿担风险,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辅导员自然会顺水推舟,成全家长退学念头。但是,我向来认为,辅导员不能拒绝问题学生,就像医生不能拒绝病人一样。家长的决定,也不过是一种无奈的气话。再说,自己也有孩子,假若程勇就是自己的孩子,难道能眼睁睁看着让他离开学校、离开教育、自我沉沦吗?理性和良知,使我不仅没有把程勇交给父母,抛向社会,而是义无返顾的担当起了教育程勇的责任。在对程勇的教育过程中,我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精心为他设计了一套又一套的教育方案,耐心寻找促使他转化的一条又一条途径。可以说,在那一届学生中,我把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对程勇的教育上,经过三年,教育——失败——再教育——再失败的多次反复和持续不断的努力,终于使程勇告别了歪门邪道,走上了遵法守纪自食其力的人生正道。
张鸣是电子信息学院五年制电脑艺术设计1101班学生,该生双耳失聪,反应迟钝,又有口吃。上学期我接任这个班的辅导员,发现这个班有不少同学对张鸣有歧视疏远现象,张鸣也有不敢大胆与人交往的自卑感。特别是在宿舍里,有同学把张鸣当做可随意驱使的仆人,要张鸣为他购物,为他打水,为他买饭,宿舍卫生也常常是张鸣为大家打扫。针对这种现象,我组织召开了“善待弱者”的主题班会,教育全体同学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尤其对生理有缺陷,心里有障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同情、体贴与照顾,不能歧视,更不能欺负。要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善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假若你就是张鸣”、“假若张鸣是你的哥哥或你的弟弟”。另外,我还安排富有责任心的班干部对张鸣进行全程监管和帮助。这样,张鸣的学习生活环境较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慢慢地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自信心也在逐渐增强。今年春节,他给我发来一条发自内心、充满谢意的祝福短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老师,我可能不是你心目中最好的学生,但你却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以上经历,使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关爱学生 、真心实意地服务于学生,不仅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一种美德的体现、一种责任的担当、更是一种手留余香的丰美回报。
四 善于言传,勤于身教
班主任辅导员要有丰厚的学养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要不厌其烦地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需要点拨,需要教化的人。在这方面,我得益于所学的政教专业,正是这个专业,使得我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化育和行为引导。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一蹶不振时,我就向他们讲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以及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当学生中出现勾心斗角闹不团结时,我就向他们讲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当学生中出现旷课迟到等违纪现象时,就向学生讲铁的纪律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意义。等等。
有一位名叫张隽的学生,二十多年前,他从乾师毕业,现在在户县一所高中任校长。他在给我的信中说“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长进步,得益于您的一次又一次的教诲,对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您的一次关于得与失的讲话”。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个班的学生入学后,我给他们排完座位,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坐在后面看不见,能否向前调一下”。于是我就问:“哪位叫张隽?”坐在第三排的张隽站了起来,我说:“你能否和他换一下座位?”出乎我的意料,张隽也说:“老师,我的视力也不好”。大家可能要问,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为什么非得要张隽让出座位?这是因为,在这个班的学生还未曾入学之前,我就翻阅了他们的全部档案。从档案看,张隽是一个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好学生。而且健康状况良好,视力也不错。是块做干部的料。我想用他做班长,所以就决定让他发扬风格。谁知张隽的表现,让我大失所望。然而我没有批评他,而是面向全班同学讲了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如何正确处理得与失的关系。当我讲到和人打交道,不要老是想着得,你得到了,别人就失去了,你感到痛快,别人就不舒服。有时,你感到自己得到了,得到了眼前的别人失去的利益而沾沾自喜,但不知,你已经失去了,失去了什么呢?失去了真善美、失去了同学、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和你一起合作共事的人,失去了这些人的人心。有时,当你感到失去了,吃了亏,失了利,你却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得到了别人对你的赞美和拥戴,这是用金钱也买不来的。你要在社会中生存,要活的有滋有味,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成为德高望重为人仰慕的人。你就要学会失,要懂得吃亏。聪明的张隽,听了我这番讲话,茅塞顿开,主动找我认了错,并和那位同学换了座位,我也就让他做了班长。在乾师两年的学习生活中,张隽成长进步确实很快,连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毕业时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如果说,学校是舞台,那么学生就是观众,教师就是演员,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为学生所关注、所扑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因此班主任辅导员一定要做到一身正气,为人师表。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自己不仅善于言传,更是乐于身教。三十多年来,自己以一贯之,履行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为的做人准则。正身示范,以身立教.在班级管理中自己作为班主任辅导员,总是将自己置身于全体同学的“监督之下”与学生平等守约,自己不止一次的对学生讲,如果你们发现我迟到了,你们就可以不加约束的经常迟到,如果我有旷课旷工的现象,你们就可以不受追究的随意旷课。班级考勤,我一直推行的是环状考勤法,即,我考班长的勤,班长考学生的勤,全体同学考我的勤。三十多年来,自己严于律己,从未有过迟到旷工现象。在乾县师范的作息时间表中,一直安排有早操,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雪,自己总是先于同学到操场,二十多年,无一例外.
张鹏是原师范教育系03级3班班长,这个同学家住长武县贫困山区,父母为供他和妹妹上学,长年累月,辛勤劳作。2006年4月,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突然病倒住进了医院,医生确诊为癌症,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张鹏走亲访友,东拼西凑,为父亲筹措医病资金。回到学校,张鹏整天闷闷不乐,愁眉不展,坐卧不宁,当我得知此事后,立即号召全班同学为张鹏捐款,自己率先带头捐助一百元。
原乾县师范学校82级2班是个民办教师班,这个班的学生,年龄比较大,不少学生比我还年长.他们社会阅历比较长,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许多学生原本就是小学校长,不少学生的组织能力不在我之下.比如班长马胜峰、师有民等,他们处理问题有板有眼,井井有条。讲起话来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对于这样一种群体的管理,身教无疑胜于言教。记得在一次美化教室活动中,经过简短的动员安排之后,我就挽起袖子,拿起刷子,粉刷墙壁。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进入角色,尽心竭力完成分配给自己的劳动任务。拖布太少;不少同学拿来了自己的擦脚布,有的甚至还拿来了毛巾。教学楼上没有水,同学们拿来洗脸盆,从楼下把清水一盆一盆端上来,又将污水一盆一盆端下去。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相当感人,这种爱班如家,乐于付出的精神使不少领导和老师赞叹不已。就是这个民教班,入学不到一年时间,就被省政府评为先进班集体。
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是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三十五年来,自己以身示范所展现的教育成果,无一不是这一名言的真实注脚。
如果说这30多年自己还做了一些工作,那么我以为,这些工作是一个班主任辅导员义不容辞应该做的,不仅如此,它距离学生的期盼,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用优秀辅导员的标准来衡量,更是格格不入,因此,自己没有理由自高自大,自满自足,自以为是。而是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创新工作,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强化自己的业务能力,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将自己的余热,奉献给我的学生,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一个真正的名实相符的优秀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