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仪式上,她是唯一一位被授予将军衔的女性;1959年,国庆十周年,230位开国将军组成了一个“超高规格”合唱团。队伍中,她格外引人注目。
她叫李贞,湖南浏阳人。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场上,都有她战斗的身影;从童养媳到开国将军,她的一生充满传奇;她无儿无女,却含辛茹苦地将20多个烈士遗孤抚养长大,将母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孩子们,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6岁那年,母亲含泪把她送去当童养媳
李贞,1908年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小板桥乡的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她的父母一共生了6个女儿,父亲在她最小的妹妹出生后便病逝。
为维持生计,李贞6岁那年,母亲含泪把她送去当童养媳,受尽虐待与折磨。
1926年春夏,大革命的洪流涌入浏阳河,李贞毅然剪掉辫子,决定参加革命队伍改变自己的人生。
她到浏阳永和区秘密参加妇女协会。当时妇女协会接待的同志得知她是童养媳后,当即就点头同意。
参加妇女协会后,她的第一个改变是,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字——“李贞”,取“忠贞不渝”的“贞”字。事实上,18岁之前,她没有别的名字,大家都喊她“旦娃子”。
因为英勇机智次次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李贞被国民党反动政府视为眼中钉,到处都贴着她的通缉令。
胆小怕事的婆家吓得立刻一纸休书送去李贞的娘家,与其断绝关系。
听到消息后,李贞十分开心,她终于彻底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桎梏,可以完全自由自在地投身革命斗争了。
“不能让敌人捉活,往崖下跳!”
1927年3月,19岁的李贞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量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惨遭屠杀。在这场腥风血雨中,革命意志坚定的李贞秘密联系上几位同志,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转入地下继续革命。
在党的领导下,浏东游击队成立,李贞担任了游击队士兵委员长,是游击队里唯一的女队员。在武器装备简陋的不利条件下,李贞带领游击队员与敌人巧妙周旋,坚持武装斗争。
经过多次生死考验的她有过不少英勇事迹。其中,假扮新娘奇袭团防局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1928年秋天,湖南浏阳张家坊来了一娶亲的队伍,走到团防局的时候,突然这一队人取出枪支,冲进团防局,跟里面的人交上了火。
打得正火热,突然花轿里的新娘子也跑出轿子,抄起枪冲了进去,打得一点也不比男人差。这个“新娘子”,就是李贞。
经过短短半个小时战斗,张家坊团防局被李贞等游击队员连窝端掉。
图:硝烟中的李贞(左一)
在浏东游击队期间,李贞还曾有过一次类似“狼牙山五壮士”式的壮举。
寒冬,游击队被堵死在一个叫十八折的地方,剩下的六、七个游击队员最后退到狮子崖上无路可退。
当时身为士兵委员会委员长的李贞发出命令:“不能让敌人捉活,往崖下跳!”
说完,李贞纵身跳崖。幸运的是,她落在了一棵树上,树枝的遮挡让她幸免于难。
20多位烈士遗孤,视如己出
1935年,由贺龙做媒,李贞与甘泗淇完婚。
长征开始时,李贞已怀有身孕。漫长而艰难的长征道路对她来说,困难就更大了。过分劳累,加上饥寒交迫,李贞病倒了。为换得草药,丈夫甘泗淇将莫斯科中山大学奖给他的一支金笔卖掉了。
过草地时,李贞早产,孩子因营养不良夭折了。产后虚脱、疾患侵袭…… 重重打击之下,李贞再次病倒了,并再也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
后来,甘泗淇、李贞夫妇便抚养了20多位烈士遗孤,尽管生活贫苦,但仍把他们视若己出。
老战友陈希云去世后,李贞把他的大女儿陈小妹接到家里抚养。苗族老红军朱早观病逝后,李贞和甘泗淇也把他的女儿朱一普接到家中……
这些孩子们相聚在李贞家,吃饭都要摆上二三桌,热闹非凡。星期天和节假日,李贞还抽空带他们去看电影、逛公园,大家庭里充满了温暖,其乐融融。她把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孩子们。
“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李贞先后担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1953年调任原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
图: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李贞(左二)
1955年9月27日,下午两点三十分,中南海国务院礼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授衔典礼在这里举行。
在这次授衔仪式中,李贞、甘泗淇夫妻二人同时被授予将军军衔,47岁的李贞,是其中唯一一位女少将。
周恩来总理亲手把少将军衔命令状授予李贞,并握住她的手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图:甘泗淇与李贞
当日下午五时,又举行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暨授勋典礼。李贞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仪式上,由毛泽东亲自授勋。而在毛泽东主席给李贞授勋之前,周恩来总理找到摄影师侯波,特别嘱咐到“当李贞走上主席台,请你拍下主席给李贞授勋的镜头”。
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定格了李贞从毛泽东主席手中接过勋章的珍贵一刻。
在1959年建国十周年的时候,全军组建了一个将军合唱团。参与这次大合唱的有230位开国将军,李贞是其中一位。
1990年3月11日,李贞离世,享年82岁。
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李贞将军的遗物屈指可数:有4枚勋章、4把藤椅、两只用尼龙绳牵连着的皮箱,还有11000元人民币、2500元国库券,战争年代留下的两根小金条。
勋章是战争年代用性命换得的,藤椅是35年前从湖南搬家时带来的,皮箱是赴朝鲜作战时用的行军箱。
在遗嘱中,李贞这样安排她的遗物:一根金条捐给自己的家乡浏阳县,另一根捐给丈夫甘泗淇的家乡宁乡县,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存款一分为二,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党费上交组织,一部分捐献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
身后不留一物,李贞的遗嘱令人既感动又钦佩。
有网友表示:开国女将军李贞一生波澜曲折,是真正的巾帼英雄。